今年是捷克艺术家慕夏逝世八十周年,“阿尔丰斯·慕夏经典作品回顾展”正在上海明珠美术馆进行,230余件展品呈现了完整而丰富的慕夏艺术与人生。
习近平主席飞赴欧洲,引领中国同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关系迈上新的征程,本文我们简要梳理近年来中国与意大利、摩纳哥、法国的美术交流展览,用艺术的脚步丈量中国与欧洲三国的友谊之路。
一个沉酣在艺术胜境中的人,他的文人情怀和第一流的心性是可敬可佩的,然而一旦他的艺术作品转化为商品,在流通和交易中带来巨额利润和赫奕声名,也极有可能变得贪婪霸道。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想使美术学术著作走向大众发挥美育的效能,自然要重视作品,同时也不该忘记“风格即人”,倘若在文学与史学的跨界中考虑写作方式,包兄之《张大千艺术圈》,适足以提供“立在民中”的有益启示。
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议案、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纪念碑浮雕,清晰展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折射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对广大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奋斗历史,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是增强“四个自信”、激发民族精神最直观的教材。
在20世纪的艺术家中,傅抱石热衷结交友朋的性情广为人知,在他的生平迹历与画作题款中也多处可见。“傅抱石交游考察”是更为宏观的题目,本文以具体人物为线,紧扣作品实证,立足对其故实画创作产生直接影响的交游进行考述。
在21世纪的中国美术史论和美术批评界活跃着一位“师爷”前辈——邵大箴。他和他学生、学生的学生,几代同堂出席了从古代到当代、从外国到中国的各种美术展览、研讨会,他还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教学。
鲁迅大力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为此,他一方面翻印和复刻了《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为木刻青年提供中国旧木刻的构图和技法,另一方面又引进西洋版画,帮助木刻青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在鲁迅看来,择取中国遗产和借鉴外国艺术,是繁荣中国现代木刻的两条路径。
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展现的唐招提寺珍宝,虽小,却尽显古朴内在。本届上海双年展是影像“狂飙”的一届,作品回应了当代世界的艺术展示趋势。
将具有毛泽东诗意的山水画引入到大众的审美领域,使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在新山水画中获得了特殊地位,新山水画也因对毛泽东诗意的表现在中国画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视和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