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
  • 徐粤春评吴涛毅绘画艺术:从吾土吾民中生发

    大地 吴涛毅  吴涛毅刻了方印,铭曰:六十学艺。他想退休后,开启新一轮艺术之旅。对于中国画家而言,艺术的成长离不开生命的体悟,离不

    2016-11-02详情
  • 方闻谈艺术:西方绘画重“状物”,中国绘画重“表意”

    以下文稿是其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所举办的“第十七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上的演讲文稿,着重分析了为什么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同体的。

    2016-11-02详情
  • “实话实说——当代美术江苏论坛”在苏州阳山成功举办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由省文联主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实话实说——当代美术江苏论坛”于10月28日在苏州阳山举行。

    2016-11-01详情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大阳山基地落成

    10月28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苏州基地阳山活动点及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苏州阳山基地在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池山生态园举行揭牌仪式。

    2016-11-01详情
  • 张丽军:新世纪文学经典化危机及其建构的多种途径

    新世纪经典化论争的误区就在于以文学经典的意识形态性取代其普世性、审美性、民族文化性,陷入虚无主义相对论陷阱之中。人类审美趣味与道德关怀的变迁是文学经典流变的根本因素。在分析经典化、反经典化与去经典化之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指出新世纪文学去经典化,本身就包含着原有的文学经典浴火重生和新文学经典横空出世的多种新生机。当代中国文学经典

    2016-10-31详情
  • 谢有顺:青少年创意写作有意义

      这几年,针对青少年而设的各类写作大赛很多,参与者众,不少有才华的写作者都借此平台崭露头角,从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连续举办了三届

    2016-10-31详情
  • 西沐:发挥文化金融建制能力 建构丝路命运共同体

    日前,由中央党校报刊社、中国艺术研究院、包商银行、陕文投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文化金融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

    2016-10-31详情
  • 版画收藏注重什么

    版画,可分为复制版画和创作版画两大类。前者属于社会印刷品的范畴,后者则是艺术家利用版画技术所做的原创艺术实践。历史上,复制版画属于应用美术的范畴。

    2016-10-31详情
  • 傅谨:在这里读懂梅兰芳

    梅兰芳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梅兰芳不仅在舞台表演艺术领域取得了众所瞩目的非凡成就,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梅兰芳”这三个字早就逐渐成

    2016-10-31详情
  • 《长城》将映,解读张艺谋电影色彩学

    张艺谋电影无处不在的色彩语言,源自他从小对美术的敏感,后来对电影摄影的精研,以及最后成为导演的非凡功力。他对色彩的表现力,也就是他对整个电影的掌控力。

    2016-10-31详情
  • 首届“琅琊论坛”暨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研讨会综述

    首届中国文艺“琅琊论坛”暨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研讨会近日在山东临沂举办。与会评论家围绕“文艺新常态:中国话语与当代表达”“文化自信与中国话语”“齐鲁文化与文艺鲁军”

    2016-10-31详情
  • “词坛泰斗”庄奴90余载笔耕人生

    10月11日,著名词作家庄奴在重庆与世长辞,享年95岁。消息一出,顿时引起娱乐圈的集体悼念……

    2016-10-28详情
  • 索久林:摄影通感与跨界的感悟

    光影和旋——线条和色块的韵律产生的听觉审美  当下,数字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摄影已经成为全民、全社会参与的全球性的汹涌大潮。作

    2016-10-28详情
  • 傅庚辰的“红星”情结

    1948年3月,13岁的傅庚辰在哈尔滨穿上军装,加入东北音乐工作团,当了一名小演员。2016年10月17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傅庚辰作品音乐会《红星的故事》在这里倾情演绎

    2016-10-28详情
  • 这里的孩子喜欢“南腔北调”

    近年来,在红学大师俞平伯故里浙江省德清县,当地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积极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无论是江南人喜爱的越剧,还是北方人自豪的京剧,纷纷在校园开花结果,并多

    2016-10-27详情
  • 展览评估与独立批评

    今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库珀美术馆有一个关于“跨国艺术交流的可能性”的研讨,我就“苏格兰当代艺术展”在举办过程中的一些中西冲突话题作了演讲,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展览评估与独立批评的关

    2016-10-27详情
  • 如何看待艺评家的艺术创作

    “家”是一个很严肃的称谓,一般人是担当不了的,它是一技之长,一门学问的出类拔萃者的专享。 何谓画家?既然能被称为画家,就应该是绘画方面的大本事家。

    2016-10-27详情
  • 朱良志:古代文人为什么偏爱假山?

    中国文人对假山似乎有一种偏爱,凡是出了名的园林总会有同样闻名的假山坐落其中,遍览世界各地的名胜景点,也只有中国古人如此煞费苦心地选出嶙峋怪石,又大费周章地堆砌造型,其背后

    2016-10-27详情
  • 【视频】上海: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举办全国“2016年戏剧评论研修班”

    2016年10月17日全国“2016年戏剧评论研修班”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开班仪式。

    2016-10-26详情
  • 燕南园里访叶朗

     久闻美学家叶朗先生大名,得见真容,是今年夏天的一个午后。叶朗先生是知名文化学者,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艺术学系、宗教学系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2016-10-26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