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5年到今天,《白毛女》依然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当回首仰望这座中国民族歌剧的高峰时,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努力创造我们这个时代文艺的新“高峰”。
近日,由广西文联、贺州学院主办,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承办的“网络文艺的时代声音与百年梦想暨广西文艺评论基地建设研讨会”举行,区内外评论家、学者、作家汇聚贺州,就网络文艺的时代性与精品化、文艺评论如何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等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婺剧《义乌高华》的二度创作有时代的“亮点” 、有历史的“回味”、有命运的“波澜”,是婺剧现实题材创作与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收获。
延安文艺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方位革新了新文学的发展道路与审美形态,在服务最广大群众的基础上,将革命文艺深入群众、深入民间,取得了长足的真正的发展。
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担起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神圣职责,努力以高水平的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唯有用力戳破娱乐资本与媒介技术为粉丝筑梦的虚幻本质,脚踩大地,强化理性思维,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与发展理想自我,才是“饭圈”青年打开梦想的正确方式。
若是对中国网络文学做一句话溯源的话,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北美留学生邮件和论坛+少君——黄易+《风姿物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榕树下文学网,1998年瓜熟蒂落钟声响起,一个时代新的文学坐标由此建立。